半岛官方体育半岛官方体育半岛官方体育国内数字经济规模超50万亿,数据产量位居世界第二。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50.2 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引擎。2017 年到 2022 年,我国数据产量从 2.3ZB 增长至 8.1ZB,全球占比10.5%,位居世界第二。
数据作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参与分配,数据资源价值加快释放。2020年4月,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生产要素,要求“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国家政策密集出台,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2020年4月,《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要求;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2年12月,财政部要求在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中对确认为无形资产、存货及其他的数据资源相关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数据要素市场化加速推进。
国外:欧盟将数据分割为“个人数据”和“非个人数据”,但个人数据严格属于自然人,企业数据使用权受到极大限制;美国的数据要素制度采取实用主义原则,回避了数据所有权问题,未对数据进行综合立法,只有针对跨境数据主权、行业隐私法、消费者隐私等分别立法。
国内:2022年12月,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数据二十条”)对外发布,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数据产权制度、流通交易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和数据要素治理制度,其中创新数据产权观念,淡化所有权、强调使用权,聚焦数据使用权流通,创造性提出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和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数据产权制度框架。
202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国家数据局,将原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数据监管相关职能划入国家数据局,推进国家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半岛官方体育,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至此,结合前期全国20多个个省区市已设立的大数据管理机构,国内已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多级数据管理机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2022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1.57亿元,大数据产业价值不断提升,逐渐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和数字经济的重点产业。互联网、政府、金融、电信四大领域引领大数据融合产业发展,合计占比达79.5%,其中,2021年占比最大的行业是互联网行业,占比达48.8%。互联网、金融和电信三个行业由于信息化水平高,在业务数字化转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政府大数据成为近年来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政府数据整合与开放共享、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市场监管相关的应用需求持续火热。此外,工业大数据和健康医疗大数据作为新兴领域,数据量大、产业链延展性高,未来市场增长潜力大。
数据正在成为企业进行决策、生产、营销、交易、配送、服务等商务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投入品和重要的战略性资产。数据要素是指参与到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为使用者或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以电子方式记录的数据资源,数据要素化是把数据作为生产资料投入形成生产力的过程,包括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数据商品化等阶段。
数据确权使得数据资产具备可控制性,有利于加快数据要素的流通速度。2019年 9 月工信部开通了我国首家数据确权平台“人民数据资产服务平台”;河南省新乡市试点上线数据要素确权与可信流通平台(河南根中心)发出全国首张数据要素登记证书;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发布大数据确权平台,通过采用开源大数据分布式计算框架和数据可用但不可见的混淆加密算法对数据确权认证。
数据产权的属性主要有四大特征:一是数据产权具有经济特性;二是数据产权具有可分离性;三是数据产权流动具有独立性;四是数据的财产属性具有可复制性。数据产权的确立要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否则很难实现市场主体享有依法依规持有、使用、获取数据收益的权益。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指出,要探索建立数据产权制度,推进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探索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健全数据要素权益保护制度。
目前数据价值评估的思路主要沿用传统资产评估方法(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2021 年光大银行发布了《商业银行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计算出光大银行数据资产超千亿元的货币价值,并与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开展战略合作,探索数据要素多元发展模式。
2022年12月,国家财政部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要求: ① 企业内部使用的数据资源,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财会〔2006〕3 号)规定的定义和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并按照相关规定,对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数据资源进行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和报废等相关会计处理。② 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最终目的用于出售的数据资源,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财会〔2006〕3 号)规定的定义和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存货,并按照相关规定对确认为存货的数据资源进行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等相关会计处理。③ 企业应当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及本规定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数据资源相关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国内相关标准化组织、财会领域组织、技术咨询服务企业均从多个视角开展数据价值评估积极探索研究。光大银行2021年发布了《商业银行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针对17个估值对象确定了17个数学计算公式,结合111个计算参数,明确出198个计算指标及口径,最终,采集了198个指标数据,计算出光大银行目前的数据资产价值超过千亿元。2022发布了《商业银行数据资产会计核算研究报告》,提出将数据资产使用权和数据资产经营权列入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二级科目进行核算,并给出“衍生性数据”和“数据工具”的会计核算和入表方案。
数据交易是以数据作为商品进行分类定价、流通和买卖的行为,它将有效发挥数据价值,实现从数据资源到数据要素到数据资产再到数据资本的转变。数据交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数据要素市场流通的基本方式。
现有数据要素市场上的七大类数据产品:数据集(或称为数据包)、基于API的信息服务类产品、基于许可证(license)使用的数据产品、以清洗加工处理为主的数据处理服务、以分析和建模为主的数据应用服务、数据分析工具服务和行业研究报告。
大数据作为商品进行交易时定价问题成为大数据交易过程中的首要问题,从目前国内典型大数据交易平台的大数据交易实践来看,我国主要存在第三方平台预订价、按次计价、协议定价、拍卖定价及实时定价5种大数据交易定价方式。
全球数据资源呈现指数型爆发增长,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进入多元主体共建共创、企业竞争加速推进、定价策略多样探索的新阶段。 主体:全球数据要素市场参与主体以数据交易平台为主,数据交易平台数量占比46.51%,其次为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及数据提供者,分别为19.77%和18.60%。 分布:美国企业数量最多,占比为39.53%,其次为英国和德国,占比分别为13.95%和10.47%。On Audience统计显示,2017-2019年全球最大的五个数据市场的市场交易值增长率均在20%以上,规模最大的美国市场交易值在2019年达152.09亿美元。
数据要素对GPD的贡献持续凸显,十四五期间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国家工信安全中心测算数据,2020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545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 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超过 25%,数据要素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 1749 亿元,整体将进入群体性突破的快速发展阶段。从数据要素对GDP增长贡献来看,2021年数据要素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率和贡献度分别为14.7%和0.83个百分点,且整体呈现上升状态,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
国内数据产品交易类型日益丰富、交易环境不断优化、交易规模持续扩大,数据变现能力显著提高。2019-2021 年我国数据交易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1 年数据交易市场规模达 463.0 亿元。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数据资产入表等实践不断推进,社会机构数据资产及其衍生市场的总规模将超过30万亿。
根据以上不同数据资产类型所选取的分布估值法,我们分别计算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的弹性系数,可以发现:(1)采用PB法计算的内部数据资产估值弹性系数与估值倍数和企业数据资产规模有关;(2)采用PS法计算的外部数据资产估值弹性系数与估值倍数和数据产品收入相关;(3)采用PE法计算的外部数据资产估值弹性系数与估值倍数和数据产品利润相关。
通信作为拥有大量具有社会属性、消费属性的数据资源,其中,运营商在用户规模、网络覆盖、连接数量上优势明显,2022年移动用户数超16.8亿,其数据价值更是一座储量惊人的 数据富矿 ,是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沉淀的核心力量。 国内数据中心市场由三大运营商主导,2021年,三大运营商在国内的IDC市场份额合计达到51.4%,是国内数据服务的核心供应商。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