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精选过去一周内8份热门报告,重点关注数字科技及相关赛道,并提炼出核心观点,希望能够对您的工作或学习有所帮助。所有报告来自01FINDs找报告平台,10W+精品报告,扫码即可查看。
2018年前后,中国、美国英国、欧盟等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数字经济相关政策,鼓励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应用于农业、医疗、制造、金融等行业中,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2019年,美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以5.2万亿美元,位居第二。
2020年是数字资产市场发展的关键之年,一方面,加密数字资产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比特币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存在感快速提升,供给方面2020年比特币稀缺性进一步凸显,需求方面比特币价值共识再次被巩固,价格屡创新高,高盛、特斯拉等机构纷纷加码布局;另一方面,2020年也是法定数字货币研发进程的关键转折点,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法定数字货币的态度出现积极转变,全球法定数字货币研发进程提速,其中,数字人民币表现突出,目前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未来,全球数字资产发展可能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数字货币或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基石,数据要素和数字资产交易快速增长、规则快速演进、数字技术不断演变,推动资产数字化进程提速。
新冠疫情影响下,中国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消费、美妆、出行、音频乃至传统制造业等行业纷纷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先行企业,迅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在中国数字化浪潮中,行业先行企业呈现出“快”、“准”、“新”三大亮点,而这些亮点与数字经济互联网下中国数字化发展模式密不可分。
报告指出,企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完成数字化转型并打造领先于全球的亮点,得益于充分借助并且发挥了高效聚合供需资源、充分发挥流动数据价值、技术运营双赋能的中国特色的平台发展模式,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禀赋、结合外部商业环境,联合彼此属性相互契合的中国特色平台,激发企业的数字价值。
“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未来企业需结合自身特点和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规划进行差异化选择,从全局着眼,定位数字化业务组织;从细处入手,匹配资源,给予数字化业务充分的独立性和自主权,稳扎稳打,促进整体数字化转型。
三、HSBC《中国远程医疗: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
2019年,中国远程医疗市场规模为1250亿元,线%,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受人口老龄化、远程医疗的便利性等因素影响,预计2030年将达到1万亿元,线%。
2019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国95%的人口,药品费用支付比例在60%~80%,其中慢性病是最大的处方药市场,门诊药品销售中75%与慢性病有关,受处方药特殊性与有关销售政策的影响,其在线上销售市场渗透率方面较为落后,2019年仅占销售额的1%,但随着销售禁令的取消,借助线上平台的便利性,报告认为处方药市场是未来几年远程医疗的重点关注领域,预计这一比例在2030年将上升至15%。
在社会方面,远程医疗平台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积极,让更多人能更好的获得负担得起的医疗服务,但远程医疗的发展也面临部分ESG问题,如过期药品与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其中最大的ESG风险是个人数据滥用问题,有关部门在远程医疗的发展过程中也应更加注重行业监管,如果监管的顺风车不能实现,就有可能使行业逆风发展。
·与其他电商类似,药品在配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包装垃圾,且过期药品若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均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用户体验与环境问题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
·远程医疗服务商收集、储存、处理和分析大量用户的健康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存在被滥用或泄露的风险
近几年来,中国金融业随着科技进步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不仅颠覆了银行、保险、证券和资管等细分领域原有的商业模式与逻辑,更重构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战略、运营、产品服务、渠道和风控等各个环节。刚过去的2020年也是中国金融科技发展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业既是一场考验,凸显了科技的重要性;也是一股驱动力,加速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除此之外,国家对于金融科技的监管也有所变化,一方面通过“监管沙盒”继续鼓励创新试点,另一方面出台多项新规,引导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规范创新,保障消费者权益,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未来,科技将持续深入影响金融业的各个方面,金融科技已经成为推动金融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机遇、服务实体经济的新途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新利器。普华永道预计,未来传统金融机构的科技建设将呈现出3大转变:
金融科技发展重点将以科技为落脚点,以数字化为本质,通过技术手段转变金融服务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金融科技“强监管”的态势会延续,金融科技作为创新型生产力,也可用于优化监管手段。传统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科技公司应认清形势,才能在变局中找准方向、抓住机遇,实现自我发展。
当前海南自贸港建立的核心关键任务是:完善自贸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形成相配套的自贸港政策体系。在中央要求基础上,海南省结合当前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推动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客观实际,海南省政府制定了《智慧海南方案2020-2025年》,旨在通过数字信息技术为海南建设规划赋能,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朝着智慧化方向前进。截至2021年3月,海南省登记在册区块链企业3822家,位居全国第五,登记的区块链相关企业共6022家。
区块链作为新基建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设施的地位决定了政府需要通过直接投资以及政策支持推动其建设。对于区块链技术开发企业而言,所面临的除了技术难点以外,还包括生态企业合作、政企数据合作等领域的挑战,随着省级间区块链产业发展战略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实施差异化区块链产业发展策略变得更加重要。
2019年12月4日,海南公布实施“链上海南”计划,通过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新型开放的国际化数字城市服务与运营平台,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助力实现海南自贸港建设中“人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的便捷流动,这为区块链技术在海南的落地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机遇,未来海南区块链产业落地或将呈现4大特点:
目前,大数据市场整体发展已进入融合阶段,未来发展将以数据融合、智能决策和管理为主,而数据资产化与管理是数据融合阶段两大路径之一,可粗略划分为数据资产形成和数据资产管理与变现两个阶段,目前数据资产化还处于成长期的初级阶段,大多数企业仍处于第一阶段。当前数据要素相关技术成熟度已经较高,未来技术会进一步向数智融合方向发展,伴随数字化建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市场的数字化建设需求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政府机构等积累产生大量数据资源,并希望对这些数据要素进行整合与管理,以便于为企业/机构管理者提供决策辅助支撑。
调研发现,数据资产化工具关键技术主要以数据挖掘分析处理技术、先进技术的融合程度、多样数据源的整合能力、数据安全管理能力为主,大部分厂商更为关注数据挖掘分析处理技术和多样数据源的整合能力,而最终用户则更关注先进技术的融合程度和数据安全技术。但目前行业整体技术成熟度处于偏低水平,从核心技术的成熟度来看,先进技术融合程度及数据源的整合能力有较大提升空间。
全球数据资产化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200亿美元,预计在2025年可超过300亿美元。中国数据资产化市场规模2020年为280亿元,受数字化建设需求旺盛及中国市场提供商的繁荣发展等因素影响,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40.7%,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量级,从数据资产化工具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情况来看,互联网、金融、医疗、制造、软件五个行业的是数据资产化工具应用前景最好的行业,中国市场将是数据资产化的重要增量市场。
2020年新冠疫情刺激了全球电商零售行业的快速发展,从电商零售额看,2019至2020年间,欧美及亚太地区主要国家的电商整体零售额经历了15%以上的高速增长,便捷性(轻松找到所需、一键下单、送货上门)和性价比是消费者持续在线上购物的最主要原因。在疫情加快消费渠道线上化的大趋势下,消费者在品牌官网上的消费不断提高,其中高收入消费人群提升比例更高,品牌官网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在电商发展成熟的美国,消费品行业的电商渗透率在过去一年间有了明显的提升,综合数据源报告指出,服饰时尚、家居园艺、3C和美妆是四大机会赛道。
中国跨境电商出海历时十余年,逐步打造了供应链体系,柔性制造、丰富的产品线、过硬的产品质量成为中国跨境电商的核心竞争力半岛官方体育,各类企业大多已启动或计划启动对于品牌化运营的探索,而用户、产品及品牌作为企业最直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的核心要素,对于企业的品牌化发展和运营有着最为直接且深刻的影响,报告总结出了六种最具代表性的企业类型,并针对其三项核心能力-产品、用户、品牌能力进行概括性评分。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国跨境电商品牌不仅需要在产品、用户层面不断加强企业实力,还需要在品牌建设方面更进一步以支持企业跨越发展瓶颈,在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来自产品(产品开发)、用户(提升用户体验和复购率)、品牌(品牌价值观的塑造及传递)三方面的困惑点。
物联网主要分为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感知层四个层次,其中RFID、传感网、两化融合、M2M为物联网的四大支撑技术,在物联网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物联网酒店近来行业内的广泛讨论,随着中国通讯业和互联网的发展,酒店智能化成为必然趋势。中国物联网在酒店中的应用产业链层次较为分明,产业链上游为物联网设备原材料,中游为酒店物联网服务商;下游为酒店。
2011-2020年,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物联网的研发、开发和应用等,着力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和旅游休闲酒店服务业的发展。随着WiFi与智能手机的普及、疫情推动无接触式服务需求增强,中国物联网在酒店当中的应用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其中,四星级酒店的物联网应用市场规模最大。
目前,酒店物联网应用投资风险主要包括竞争风险、建设或改造成本风险、安防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市场风险,限制物联网在酒店行业发展的因素主要为智能化程度不足、缺少服务感、隐私问题和资金跟进不足,未来行业发展在客服困境的同时,也应注重科技与服务的融合,走向设备人性化、服务化,科技、数据与服务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