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运转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习对加快建设军队现代资产管理体系作出重要批示,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现代资产管理体系研究”这一课题涉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代资产管理、管理体系三个核心点。行政事业单位从目标维度规定了管理体系的内容。现代决定了研究内容要具有时代性和前沿性,并且契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管理体系从内容维度规定了行政事业单位现代资产管理体系的组成要素。据此,本文建立了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现代资产管理体系的分析框架(见图1)。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独特性要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43.5万亿元,这一规模与非金融企业国有资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比例大致为1:6:7。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包含行政单位、事业单位通过使用财政资金形成的,接受调拨或者划转、置换形成的,接受捐赠并确认为国有的资产和其他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具有配置领域的非生产性、使用目的服务保障性、运行的非直接补偿性、非营利性的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除具有上述普遍特点外,还具有4个重要特点。一是计划性,即配置的计划性,根据有关机关资产管理的规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节能环保要求和机关运行的基本需求进行资产配置。二是节约性,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机关需要牢固树立集中统一理念,带头厉行勤俭节约,更加集约高效地管理和使用资产。三是安全性,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特色。四是更强的服务保障性,行政事业性单位资产使用目的是服务保障。
(二)现代资产管理的现代性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现代资产管理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必须是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行政事业单位现代资产管理体系就是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利用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涉及国有资产的总体布局、运行模式、经营管理机构的权责界限、行政事业单位治理结构、资产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安排。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使国有资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不断更新资产管理理念,不断完善资产利用和管理的制度安排,不断优化资产管理组织建设,不断创新资产管理机制发展。
(三)管理体系的系统性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现代资产管理体系就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根据管理体系的定义,并参考其他管理体系的内容,本文按照“管什么,谁来管,宏观怎么管,微观怎么管,做好管理需要哪些配套措施,管理结果是什么”的逻辑搭建管理体系,分别涉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管理对象、管理主体、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管理配套与管理反馈6个维度。
行政事业单位现代现代资产管理体系由性质与分类体系、体制与组织体系、制度与标准体系、技术与运行体系、服务与支撑体系、监督与问责体系6个体系组成(见图2)。
性质与分类体系回应“管什么”的问题,是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性质和内容的要素总和。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性质与分类体系,既包括明晰国家各类资产的性质、明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目标等顶层设计,也包括明晰资产权属和资产的分类管理等微观规定。
体制与组织体系回应“谁来管”的问题,是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主体和主体间关系的要素总和。建立和完善该体系需要着重处理各个主体的职责关系,既包括财政、机关事务、使用单位等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也包括省、市、县的职责关系。同时,完善该体系还需要优化每个主体内部的运行,动态上提升组织的管理效能。
制度与标准体系回应“宏观怎么管”的问题,是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维度的管理要素总和。建立和完善该体系需要在管理维度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等系列制度,不断完善使用者内部控制管理,不断建立和完善资产使用过程中的硬性标准和柔性标准。
技术与运行体系回应“微观怎么管”,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维度的管理要素的总和。建立和完善该体系需要遵循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的规律,使用大数据等技术对资产管理进行信息化赋能,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实物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服务与支撑管理体系回应“如何确保管理更好落实”的问题,是为了确保管理主体更好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和服务。建立和完善服务与支撑体系需要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建立各类管理平台、强化理论支撑,并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监督与问责体系回应“如何反馈管理结果”的问题,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评审、结果和反馈的要素总和。建立和完善该体系需要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正确进行绩效评估,同时建立起人大部门、审计部门、巡视部门、新闻媒体、中介组织、社会公众等主体构成的立体监督体系与问责体系。
全口径管理原则对应性质与分类体系,涉及明晰资产管理对象的基础性工作。全口径是指所有符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性质的各类资产都应该纳入行政事业单位现代资产管理体系中。全主体参与原则对应体制与组织体系,涉及现代资产管理体系的组织建设。全主体参与原则有2层含义,一是指将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使用部门等全部组织主体纳入到管理体系中;二是指将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所有组成部分都纳入到管理体系中。全覆盖约束原则对应制度与标准体系,涉及现代资产管理体系的制度安排。全覆盖约束原则有3层含义,一是覆盖资产的所有相关主体;二是覆盖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三是覆盖资产的预算、形成、使用、处置等所有环节。全生命周期原则对应技术与运行体系,涉及行政事业单位现代资产管理体系的机制建设。全周期管理涉及资产的整个生命,指一套从资产购建计划、资产购建、资产使用到资产退出全环节的管理体系。全协同支撑原则对应服务与支撑体系,涉及行政事业单位现代资产管理体系的配套建设。只有建立起全方位的支撑体系,才能保障各项制度、规定、标准、技术、机制的高效运行。全方位监督原则对应监督与问责体系,涉及现代资产管理体系的价值理念,包含外部的监督管理体系和内部的控制管理体系。
(一)性质与分类体系构建路径。建立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性质与分类体系,首先是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概念内涵、性质和管理目标。必须综合考虑各类资产的规模、用途、使用现状、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等现实,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性质,不断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目标。其次是以权属登记为契机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要尽快建立完善的产权登记制度,建立规范的产权变更与消灭制度,进一步创新并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制度。再次是做好资产的清查和统计工作。最后是建立分类管理体系,如探索房地产性质资产、车辆性质资产、资金类性质资产、办公用品类性质资产等分类方法。
(二)体制与组织体系构建路径。建立和完善体制与组织体系,首先要理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即厘清与资产有关的各主体职责关系,并以法律形式固定,进而发挥出协同作用。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必须明确各层级各部门主体责任。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底数不清、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各部门的权责关系仍未理顺,需要进一步立足顶层设计,参考国有企业、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研究。
其次,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归口管理机制。应进一步强化归口管理机制,扩大归口管理的范围,明确省以下资产的归口管理机制。建议在立法中明确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作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
再次,不断提升各主体内部的组织效能。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各部门所属单位负责本单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具体管理。资产使用人、管理人应当履行岗位责任,按照规程合理使用、管理资产,充分发挥资产效能。
最后,动态提升各个主体的管理效能。着力进行行业文化建设,培育行业共同意识,进行行业培训,提升资产使用和管理者的信息技术水平、资产评估能力等专业技能。
(三)制度与标准体系构建路径。首先,构建以国有资产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目前来看,法律位阶较低,内容和程序规定并不清晰,监管、责任、救济机制缺失。因此,需要制定专门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法》,明确调整范围,划定各相关主体的具体职能,理顺管理体制。
其次,不断完善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从国家到地方半岛官方体育、层次分明、系统规范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资产的配置、使用和处置全生命周期中主要流程要有制度规范,每个环节必须明确相应的制度,如资产的核算、调剂、共享、转移、报告和绩效等,使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得以完善。
再次,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依据自身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确保相关的工作更为细化;构建完善的、全面的固定资产内部管理流程。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和绩效考评机制。营造内控氛围,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内控制度,严控薄弱环节,完善监督渠道,落实绩效考核。
最后,建立刚柔兼济的标准体系。在资产配置、处置环节细化明确金额、数量、年限等刚性标准。在不涉及审批事项的领域创新柔性标准。可以根据组织现代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不断评估和完善资产标准体系。
(四)技术与运行体系构建路径。建立和完善技术与运行体系,首先以资产生命周期为立足点,建立一套从资产购建计划、资产购建、资产使用到资产退出全环节的管理体系。其次,要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对资产管理进行赋能,即借助现代化管理的技术支撑,建档立册,实行资产动态网络化管理。再次,需要融合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实物管理。最后,需要融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制度和固定资产使用的折旧报废制度,推动固定资产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五)服务与支撑体系构建路径。更新服务理念,树立产权理念、物尽其用理念、保障理念、集中统一管理理念。建立各类资产管理平台,建立信息化平台,搭建省一级的公务仓调剂共享平台等调控类平台,建立资产配置监测、资产处置平台等。进行理论研究,不断创新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理论。同时,打造一支专业队伍。
(六)监督与问责体系构建路径。一方面,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政府制定的绩效考核标准进行绩效考核,增加国有资产绩效考核结果的可比性,同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在资产信息系统中增加绩效评价基础信息库,建立绩效评价通报制度。推动单位预算绩效考评体系与单位年度工作考核、单位主要领导奖惩、任用考核相结合。
另一方面,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与问责机制。财务部门要加强执行财经纪律的监督。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做好本单位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审计部门要从国有资产保值和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角度出发,坚持干部离退必审,重大投资事项必审。纪检监察部门要从加强党纪教育入手,改变目前偏重于事后查处的现状,加强事前防范和事中监控。人大应通过立法,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法律体系。此外,还应发挥新闻机构和社会舆论的引导功能。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安门大街22号 邮 编:100017 推荐浏览分辨率为 1280 X 800半岛官方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