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全球股市波动剧烈,而受疫情和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市场观望情绪明显。
事实上,这轮市场震荡从年初便已开始,投资者的策略调整也早已启动。去年屡屡刷屏的公募基金和“网红”基金经理,逐渐从朋友圈淡出,量化类证券私募基金发展迅速。
中信证券研究部估算,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国内量化类证券私募基金行业管理资产总规模10340亿元,正式迈过“1万亿”关口,并在同时期证券私募行业4.87万亿元总规模的占比中升到21%。
量化类证券私募快速增长的背后,一方面是量化投资策略不断成熟发展,另一方面是市场环境的变化。在全球市场波动剧烈的大背景下,主观投资策略收益走低,甚至大幅回撤,而量化类基金投资业绩明显改善,其中量化多头策略的表现尤为突出。
今年以来,在全球市场不确定的情况下,A股市场的资产配置价值得到广泛认可。多家主流保险机构发给机构投资者的月报中都显示,诸多大类资产配置品种中,A股是唯一被标为“可超配”的投资类别。
但A股市场的波动性风险依然存在,年初至今,部分百亿私募在震荡的结构性市场中遇到不小挑战,多家知名私募旗下主观产品出现较大回撤,反观量化策略的表现,则令人眼前一亮。
数据显示,鸣石投资、因诺资产、天演资本、AP资产等私募机构的量化类产品,今年以来收益都达到20%以上,同期沪深300指数的跌幅却达到了7%以上。
这非意味着量化策略比主观投资更具优势,只是两种策略对应的市场行情不同,量化策略比主观交易更加合适当前的市场环境,因而进攻性更强,收益更高。
百亿级私募灵均投资表示,今年市场风格变化比较快,指数大概率处于震荡状态,贝塔收益可能不太显著,量化多头策略产品在这一行情下具备优势,而且有望获得更丰富的阿尔法收益来源。
AP资产研究部则指出,在量化策略中,由于国内A股市场的做空机制并不完善等原因,量化多头策略的进攻性表现,要优于指数增强策略。现阶段,量化多头策略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策略,其核心竞争力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选股自由、摒弃主观,降低冲击成本。
与主观投资相比,量化投资拥有海量的数据来源,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因子模型分析全A股的海量数据,不需要投资经理精通每一个细分领域。此外,量化多头策略不受指数增强策略在指数上的约束,它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股票,进而拥有更大的收益弹性空间。
选股更加自由的同时,量化多头策略摒弃了主观偏好。量化投资的投资决策由多因子分析模型得出,大大减小了投资经理的主观偏好、精力分配、精神状态对投资行为的影响。相比主观投资,计算机更为客观,不会受到精力限制,在投资行为上更加理性,科学。
同时,量化多头策略还能降低投资的冲击成本。量化模型选股数量多,选股数量可达400只以上,甚至达到800只。通过分散投资,小额分批下单的方式,量化多头策略可以降低单个股票的交易份额,进而降低冲击成本。
量化多头策略的整体市场表现,也证明了其在当前市场中的优势。从年初至今,量化策略第一梯队的绝对收益,都达到20%以上,而AP资产量化策略的收益达到了25.4%。
越来越多投资者将目光转向量化多头产品,不仅因为其收益高于主观策略,还因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量化多头策略可以较好控制回撤,整体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对比量化多头策略与多空策略最近期的市场表现,可以发现,今年以来,尽管多空策略在回撤控制上优于多头策略,但收益却远远不如后者。
今年5月,百亿私募幻方量化对旗下量化对冲类产品推出“零赎回费”政策,鼓励客户赎回。其背景便是今年以来,一些多空策略产品的净值回撤达到4%到5%。
相较而言,量化多头策略没有对冲仓位,波动性稍大,但绝对收益远超过多空策略。今年以来,AP资产优势量化增长基金的最大回撤仅为5.9%,而收益却达到20%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对冲类型产品性价比有所降低:一方面,低迷的行情波动结构影响了策略表现;另一方面,较高的对冲成本与较低的资金使用率也制约了该类型策略的长期收益,建议投资者配置量化多头类产品。
而通过科学配置,量化多头策略也可以在没有指数作为安全垫的情况下,减小回撤幅度。今年以来,量化多头产品的回撤整体上便大幅低于指数增强策略。
AP资产研究部指出,量化多头策略可以通过风险模型的考虑,运用风险因子,有效控制产品回撤。简单来讲,就是分散投资,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其核心在于保持投资在行业和风格中的弱相关性,控制每个行业的持仓占比不要过高,保证持仓的200到400只股票中关联性较低。
多重优势之下,量化投资或将成今年A股市场的“现象级主角”。专家称,在当前宏观市场环境下,中国市场是全球市场中相对最有投资价值的市场,而量化多头策略,是最适合当前市场环境的投资策略半岛官方体育,如果可以做到坚持投资,合理配置,获得持续稳健收益的概率也会相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