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招商银行《国资国企研究之资产盘活篇:新征程:把握国有存量资产加快盘活新机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报告重点梳理当前国有资产盘活的整体进展,并进一步聚焦国企(非金融)存量资产盘活,分析国家和地方层面政策导向、盘活主要路径,从而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政策支持和需求牵引下,国有存量资产盘活进入系统推进新阶段:进入 2022 年, 政策体系逐步深化完善:一是顶层设计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强化;二是进一步厘清和扩大了国资盘活的覆盖范围,国有企业存量资产盘活的重点门类扩充,除国企类资产外,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也纳入其中;三是实践实操性和对地方政府的指导性明显增强。与此同时,财政收支压力下, 资产盘活意义和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更为凸显。
国企存量资产盘活相关政策,在国家层面呈现四大突出特点: (1)促盘活和防风险同步发力;(2)扩大有效投资是核心目的;(3)重点领域、区域、企业先行先试,再逐渐铺开;(4)分类盘活,提升国有资产运营水平。 地方层面,与国家政策高度一致的同时,呈现如下六个特色: (1)通过盘活资产来化债、缓解财政压力的意愿强烈;(2)突出层级差异,多地根据省市县级特点分层确定重点盘活领域;(3)突出强调PPP和资产证券化工具;(4)重点领域更为细化,关注城市更新、保租房建设、 “一老一小”领域半岛官方体育、资产盘活与招商引资和产业转型的结合等;(5)强调地方国企尤其是两类公司发挥功能作用;(6)强化数字创新赋能。 同时, 区域间方向侧重和推动进程存在差异,安徽、陕西、绍兴等地亮点突出, 如设立 Pre-REITs/盘活存量资产基金、部分放开 PPP 限制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市场准入、以 PPP 模式举办非营利托育机构、引导工业低效土地进入土地二级市场等。
国企存量资产盘活路径:(1)参与主体: 有效的资产盘活需要地方政府、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服务机构、盘活平台六大参与方专业运作、 利益共享; (2)路径选择:需结合资产属性( 现金类、 资源类、金融类、经营类)和经营情况(强收益能力、低效待提升、无效待处置)采用不同途径; (3)重点模式分析: REITs 模式当前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基础设施领域, 但纵深发展可期; 资产证券化模式标准化程度较高,创新力度将提升; PPP(TOT/OM) 模式地方积极性较高,政策监管或边际放松; 产权交易模式所适资产范围最广, 三四线城市和市县级应用尤为广泛; 私募基金产品创新加速,各类盘活基金方兴未艾。
业务建议和风险提示: (本部分有删减,招商银行各部如需报告原文,请以文末方式联系研究院)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