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篇《谷歌的AI产品名字真的很糟糕:混乱的品牌战略|AI瞭望塔(S1E9)》
,出于我过去品牌工作的敏感(触发器打开了,半岛官方体育实在忍不了了),写下该简析。当然,鉴于谷歌强大的品牌,其更换名字几乎无需过多的迁移成本,就像twitter改名为“X”,并未带来多少损失。这只是对于大公司的情况。
2.但对于我们正在开发和打造AI产品的初创公司,可能在产品的品牌策略上值得慎重,尽可能地在推出市场前捋清楚,避免在后期的更换中卷入过多成本。这些成本包括,用户的认知和习得成本、内部员工对公司策略理解和信心的成本、网络(SEO)和公众的认知成本和获得成本(比如搜索)。尤其是前者,用户情感卷入和习惯依赖的改变是很困难的;第二是,公司战略策略的理解模糊,导致未来信心和信任下降,产品或品牌重新调整:通常以改名字为显性动作,会产生内部会对未来方向的疑惑,一致性和信心的重建同样是困难的。再次提及,名字是某公司的品牌策略的体现之一,对于公众和用户而言则是对某事物认知和形象的更迭体现之一。人们会对熟悉的事物卷入情感(信任),而对陌生的事物产生疑惑和不安。
3.出现品牌混乱的原因之一,比如像Google将Gemini这一AI产品的版本号和大模型版本号混合使用和推广(实际上是命名的问题半岛官方体育,内核其实没有问题,就是命名的关系并未厘清),以致许多用户很难分清,到底哪个才是应用产品,哪个才是大模型(内部也拧不清)。Google当然可以重新教育用户,这个成本却不是小公司可以承担得起的。因而,小公司的AI产品需要分清哪个才是你要对外宣称的AI产品的符号——名字和形象,包括突出的卖点。
4.通常出现混乱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将公司品牌和产品品牌混淆使用和推广给用户:这种情况,通常是公司品牌未知名的情况下和产品品牌一起使用。一个公司的品牌有多种:主要包括公司品牌(组织品牌),产品品牌、独立品牌、子品牌、母子品牌、创始人品牌等等。
5.因而,在品牌策略上,则对应的采取哪种,取决于你的目标市场及、战略布局、资源设计分配等:如公司品牌策略、产品品牌策略、独立品牌策略、子品牌策略、母子品牌策略....
6.回到AI,作为新品类(对于公众而言),通常很多AI公司都会采用公司品牌策略、产品品牌策略。母子品牌进行面向市场。那么哪些公司会采用公司品牌策略。分具体情况。
对于初创AI公司,目前战略下,只有一个AI产品或大模型的产品线时,则会优先使用公司品牌策略,比如百川大模型。这时候的产品品牌的命名和形象则和公司名字和形象一致。
另外则是资源并未过多的时候,则会以公司品牌与产品品牌一起使用推向市场。好处当然是集中资源(认知、精力和管理等)全力获得市场的认知与认可;不好则是,一旦产品出现某个危机时,其用户(公众)形象会连坐危及公司形象,很难及时调整。
当公司未来可能会发展多个AI产品、尤其是不同品类的AI产品时,则会先以产品品牌策略面向市场。类似KimiChat,其公司品牌是月之暗面。月之暗面公司会以KimiChat这个品牌主打市场,扩大用户的认知规模和使用规模。当然月之暗面的公司品牌则可能会面向投资市场或企业市场(更看中公司的价值链要素)。这种公司品牌和产品品牌分开设计的好处是:定位清晰、可拓展性广、比较灵活。这也是成为大公司的一条路径。比如OpenAI,其包括 ChatGPT、DALL-E等产品品牌。
这里的好处之一是一旦产品失败或者发生某些危机,通常不会影响到其它品类或产品线的品牌。
以及字节跳动的COZE、扣子、豆包、CiCi这些AI产品的功能价值都类似,但面向的是不同类型和区域的市场,而推出的AI产品品牌。通常,采用此类型的产品品牌也可能跟公司运行机制相关,比如内部品牌竞争。
什么时候会联合公司品牌,将AI产品品牌推向市场?比如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等,则是背靠公司的产品品牌策略:通过大公司多年累积的品牌影响力和信任,帮助新的AI产品扩大市场认知和吸引使用。这通常也是大公司品牌或大品牌的做法。一般只是在初期品牌推广的时候会使用,待该产品品牌化到扩大认知或影响力时,则会弱化公司品牌,而直接以该产品品牌与用户对话。
另外一个是母子品牌策略(与主副品牌有所区别)的使用,通常也是大公司的策略做法。比如讯飞星火,在推出市场包括命名、logo、形象上保持联系一起。这样的好处通常,则是让大公司品牌长期为其子品牌保持背书的作用,同时也起到社会监督的作用。当然这种品牌策略风险自然是,一旦该产品品牌发生危机则会快速波及全系公司品牌包括产品品牌。(此前讯飞星火发生“某个翻车”事件,而引起公司股价下跌)
体外话,采用类似品牌策略的,大多数车企都会使用。典型的如通用汽车,旗下有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等汽车品牌。